首页 注册 登录


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

衢州脐暖

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5:01:09   阅读:110


晨雾漫过水亭门的青石板时,我总在老樟树下的竹椅上铺开艾草。"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",王维的句子恰好落在蒸腾的水汽里,混着衢江的潮气,漫过指尖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铜制灸具。

在衢州的生活,迷上了在老宅天井里做脐炙。房东阿婆说这是 "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"的老法子,她祖父当年在水亭门开药材铺,就靠这肚脐眼里的星火,焐热过多少寒夜。我学着将陈艾搓成麦粒大小,在神阙穴上悬起如豆的火光,看烟缕像《楚辞》里的兰芷,"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",丝丝缕缕绕着檐角的蛛网。

暮春常去北门街的草药摊。卖艾的老汉总说 "春三月,此谓发陈",他的竹筐里躺着带着露水的蕲艾,叶片背面的白绒像落了层初雪。买回去的艾草要在廊下阴干,等梅雨过后,"黄梅时节家家雨"的日子,剪碎了和着松针熏屋,烟味里能闻见《诗经》里的"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",仿佛千年前的女子正弯腰在田埂上采收药草。

夏夜的衢江最宜灸后散步。江风带着水汽扑在脐间,刚施过灸的丹田处暖融融的,像揣着枚小太阳。看对岸的文昌阁灯火次第亮起,想起 "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",脚步踩着石板路的凹凸,恍若踏碎了南宋年间的月光。卖水晶糕的摊子飘来薄荷香,混着江雾漫过码头的石阶,倒应了"天阶夜色凉如水" 的意境。

秋分那日染了风寒,阿婆来给我做隔药灸。这次用的是姜片,切得薄如蝉翼,铺在肚脐上时,她念叨 "秋气通于肺",铜灸盒里的艾绒燃得正好,暖意在腹间漫成一片,恍惚看见《黄帝内经》里的字句都化作了流萤。窗外的桂花开得正盛,香气钻进窗棂,与艾烟缠成一团,倒成了"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" 的实景。阿婆说,如果要治结节、肿瘤,就得用解毒化瘀、固本扶正的万年青。

冬雪落满水亭门的飞檐时,我已能熟练地调配艾绒。取三年陈艾与当地的香樟叶混合,在青瓷碗里捣得绵密,阿婆说这是 "冬藏之气,宜温养"。灸火在寒夜里明明灭灭,映着窗外的雪光,倒成了"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" 的闲趣,只是杯中换了艾草煮的茶,暖意从喉头一直漫到脐间。

在衢州的日子,竟在脐间的星火里读懂了四季。那些《本草》里的字句,那些唐诗宋词里的意境,都化作了艾烟里的暖,在神阙穴上生了根。原来最古老的养生智慧,从不需要刻意追寻,不过是 "顺应四时,道法自然",像衢江的水,静静流淌,却滋养了千年。